海归企业成功的3个诀窍 创业,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成功的诀窍是啥,这是我们一直在关心的问题。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下文简称MPS)是一家从事集成电路生产与研发的海归企业,总部设在硅谷并在中国的西部扎根取得了成功。近日,我们采访了他们。 诀窍1 :关注年轻人 很多海归创业都会遇到缺乏高新技术人才的问题,一套良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海归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MPS招聘新人后,都会先送往美国培训,让员工在实战中成长。“我们每年花十几倍于国内的培训费,把毕业生送到美国培训3至10个月,向硅谷总部的大师学习。通过中西合璧的方式,我们培养了大批‘硅谷式’人才。”公司负责人邢正人说。 为了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MPS努力营造平等、开放的公司文化。“创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平等,我们要学会尊重每个人的想法,这样才能让每个人把创意都贡献出来,为公司尽力。”MPS第一批员工王春雷说。正是依靠投资人才,MPS如今技术领先,员工由创业之初的10多名变成现在的600多名,年营收额已超过两亿美元。 诀窍2 :研发未来产品 近10年来,四川作为国家布局的重要电子工业基地,电子产业发展越来越快,目前已经有德州仪器、仁宝、纬创、戴尔电子企业17000多家,成为中国IT第四极。 电子产业发展也意味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开发未来产品,抢先登陆未来市场,是企业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的有效途径。为开发未来市场,MPS将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定位在节能产品、云计算、通讯设备、家居智能化、办公自动化四大高端领域。 邢正人认为,节能是世界性的发展趋势。目前,云计算刚刚兴起,未来市场空间非常大。家居智能化、办公自动化领域对高性能、低能耗芯片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 目前,MPS采取的策略是,与华为、中兴等大客户合作研发未来产品,提前布局未来市场。 诀窍3 :防治“大企业病” 企业在自身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常常会表现出“大企业病”的特征,MPS同样如此。 前年,MPS的年营收额达到2亿美元后,企业对市场的反应开始迟钝。如何调整组织架构,让企业保持活力和对市场的灵敏,关系到MPS未来的命运。 为此,MPS根据产品线,把公司分成4个产品组。“MPS‘一分为四’,可让4个小组各司其职,”邢正人介绍,“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市场,增强对市场的洞察力,从而提升公司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做出好的芯片。” 此外,将公司分成4个产品组有助于实现MPS在2011年初提出的“未来5年实现年营收5亿美元”的目标。“公司通过‘包产到户’,将5亿美元目标分给每个产品组,进而细分到每个人。这样,就把公司每个人与5亿美元联系起来了。邢正人说。 3、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心声(张剑平) 日前,一部筹划中的志愿者文集把赴泰汉语志愿者的心紧密连在一起,湖北工业大学受国家汉办委托,2010年开始向泰国选派汉语教师志愿者。迄今为止,该校已选派出近30名志愿者,他们在泰国的工作得到中泰相关单位的高度赞扬。作为文集的筹划者,笔者同他们中的6位进行了深入交流,听到了一线志愿者的心声。 10届罗婷(服务单位:宋卡府合艾市陶华教育慈善中学): 泰国的华人组织会传播汉语、弘扬中华文化,也会联合当地的汉语机构开展各种汉语竞赛,每所开设汉语课程的学校也会选派代表参加。由于合艾市华人众多,在重大节日如中秋、国庆和春节的华人联欢会上,我们也会带学生参加演出。在教学生中文歌、民族舞的过程中,让他们被中华文化熏陶,激发他们对汉语学习的兴趣和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罗婷在中国驻宋卡总领馆的春节招待会上担任主持人 10届张迎(服务单位:曼谷广肇学校): 泰国的天空经常湛蓝一片,特别美。我已经慢慢适应这里炎热的天气、酸辣的饮食和淳朴的民风。时光荏苒,美好的日子总是短暂。近两年的教学生活仍然历历在目,现在想起,依旧诸多不舍:舍不得可爱的孩子们,舍不得友善的朋友们,舍不得那里明亮的阳光和缤纷的景色。这两年宝贵的教学经历,我会一直铭记于心。 张迎在表演新疆歌舞《达坂城的姑娘》 11届张艳(服务单位:罗勇府Pattanavech Technology College): 学校里的老师都是泰国人,我是学校第一位且唯一一位汉语老师。因为“唯一”,所以稀有,我成了整个学校的焦点。我明白,在这里我代表着中国人的形象。因而,我格外注意自己的着装仪表、言行举止,时刻保持亲和热情,在学生及同事们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 在拜师节典礼上:后排左三为张艳 11届周念(服务单位:春武里府芭提雅AKSORN GROUP): 除教学工作及每月布置汉语专栏以外,我还承担起中国文化推广以及展示汉语魅力配合学校的招生工作。在学校举办的“A Teach-Fair”上,我组织策划了一次大型中国文化教学展示活动,包括中国结、书法、剪纸、京剧等。其中,现场展示与教授中国结和书法不仅受到了全校学生的欢迎,也激发了众多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 周念正在开展教学活动 12届罗婷婷(服务单位:春武里府振华学校): 关于我和这88个孩子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讲不完。我能告诉你的是:只要你用心和他们相处,用心教他们,你会发现,他们每一个都那么可爱,他们成了你每天微笑着起床的动力,你越来越离不开他们,也越来越享受和他们“斗智斗勇”的过程。 罗婷婷在教授中华才艺课——中国结教学 学生做的中国结手链成品 12届安玉婷(服务单位:武哩喃府公立华侨学校): 我对为期十个月的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生涯的总结是:心中有爱,行无悔;胸中有梦,心不累!看看日益壮大的汉语学习者队伍,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美好前景! 安玉婷和穿着旗袍戏服准备平安周游行的学生在一起 4、云南大学的“为国求贤梦” 瞿 健 文 地处中国西南边疆的云南大学即将迎来90年华诞。走在绿树红花相映、中西建筑合璧的宁静校园里,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莘莘学子刻苦攻读的身影,科学馆的报告厅正在举行学术前沿研讨会,实验室里也是一片繁忙、紧张而又有序的景象。一所90年的大学依然充满生机活力,这一切都源于一个共同的梦想----“为国求贤”。 一个共同的梦想催生了一所新型大学。20世纪20年代内忧外患的中国正在经历艰巨而深刻的社会转型,国家前途未卜,社会动荡不宁。一群留学欧美归来的知识分子把一份建议交到时任云贵总督唐继尧手上。青年时代曾留学日本的唐继尧也和他们一样,深刻地感知到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之间巨大的发展差距。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要使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可行的途径就是创办大学,培养国家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就成了他们的共识。在唐继尧的鼎力支持下,私立东陆大学于1922年12月8日宣布成立。经过紧张的筹备,1923年4月20日正式开学。唐继尧亲笔写下云南大学校训:“为国求贤”。董泽出任私立东陆大学首任校长。“为国求贤”的梦想激励了师生,边疆地区的一所私立大学迅速发展。1930年学校升为“省立东陆大学”。1934年成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获准“国立云南大学”。在著名数学家熊庆来先生的带领下,云南大学迎来了它的辉煌时刻, 1946年英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云南大学列为中国15所著名大学之一。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走出云大校门,为国家与社会贡献他们的才华。 有梦想就会有坚守。1952年新中国开始的院系调整,把云南大学“为国求贤”的梦想传播到国内其他地方。云南大学一些重要而有特色的系科,如航空、铁道、土木工程、法律等被划出并入到北京、长沙、成都、重庆等地的高校。云南大学的工科、医科、农科等先后独立建校,发展为今天的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医科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这些从云南大学走出去的系科顺应了时代的要求,逐步发展壮大,为新中国的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而这些高校的精神文化内核里都隐藏着“为国求贤”的梦想。 有梦想就会有创新。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让云南大学重新焕发了青春活力,在“为国求贤”梦想的激励下,云南大学步入快速发展轨道。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1996年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1年成为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院校。2004年作为省部共建重点高校得到教育部与云南省的双重支持。这个时期云南大学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人才,科学研究成效显著,多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大奖,为政府科学决策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有梦想才会有未来。新世纪以来学校积极推动教育国际化,与世界各地著名高校建立了学术联系,一批又一批师生走出国门,到国外高校研修访学;与此同时,来自五大洲近50个国家的留学生来到东陆校园学习。国际化给“为国求贤”梦想注入了新的内涵和动力,云南大学不仅为中国的改革建设培养人才,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周边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高层次人才。在国际化进程中,云南大学与泰国高校的学术交流合作成效突出。迄今已经跟30多所泰国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数百名泰国留学生在云南大学深造。云南大学还专门成立了以“沟通中泰、共铸菁英”为宗旨的泰国研究中心,积极开展学术研究,与泰国朱拉隆功大学诗琳通泰语中心合作于2012年5月首次在云南省举办“泰语水平考试”,对于促进中泰教育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如今“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云大精神,成了“为国求贤”在新时期最好的注解。这个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云大人“为国求贤”的梦想,正激励着云南大学积极探索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显著提升学科水平、教育质量、科研层次、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努力建成区域性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以学术研究与人文关怀为基础,借改革开放的春风和国际化的动力,将“和谐世界”的理念与中华文明的精髓汇入到世界文明的洪流之中。 (作者系人民日报海外版驻云南办事处主任、云南大学泰国研究中心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