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发展,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微课进入到现实课堂中,它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如何设计、开发和实施微课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高职高专教育为背景,探索将微课引入现实课堂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微课 现实课堂 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252-02
近年来我们迎来了“微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这些名词纷纷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成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样,在教育界也掀起了一股“微热潮”,2010年11月,佛山市教育局启动了首届中小学新课程优秀微课征集评审活动,全市共征集到1700多节优质规范的教师微课参赛作品,内容覆盖了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学科的教学重点、难点和特色内容,教学形式丰富,微课类型多样,深受师生的欢迎。此后,教育部面向全国推广微课的建设与应用。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又名微型课程,最早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David Penrose首创,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微课程除了将微型视频作为核心教学资源,还涉及课前情境引入、课后归纳总结、学习评价、学生/教师互动,即视频、辅助学习资源、交流互动平台组成的完整的微课体系。
二、微课平台的开发现状
微课平台是微课资源建设、共享和应用的基础,微课内容开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国内外都有进行微课平台的开发建设,而某些平台已经推出使用,其中可汗学院是目前国外较知名的微课平台,它是由萨尔曼·可汗创立的一家教育性非营利组织,旨在向世界各地的网络学习者提供免费的高品质学习服务。目前,可汗在线图书馆的微型教学视频包括数学、历史、金融、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等科目的内容。
国内最早的平台则是佛山市中小学名师精品课例(优秀微课)平台,该平台展播不到两个月,访问量就超过15万人次,此后由北京微课创景教育科技公司设计的微课网、微课教育在线等网络平台纷纷推出。自2012年12月至今年8月,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旨在通过该比赛搭建高校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风采展示平台。
三、微课引入课堂教学
(一)微课引入课堂的优势
在传统的现实课堂中,一节课往往由一个或若干个知识点的讲解和应用构成,课堂难免枯燥单调,有些复杂的知识点在教学的过程中难以被理解或理解不透彻而导致学生不会应用。引入微课程之后,微课因“短小精悍”的特点使得每个微课在内容设置时,将复杂的知识点进行细分,更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同时将微课引入课堂,避免总是枯燥的听老师讲解或演示,动态的视频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微课作为现场教学的补充和辅助手段,是课堂很好的调味剂。
(二)微课引入课堂的类型
按照课堂教学主要环节,我们在引入微课时要注重与现实课堂的结合,扎根于现实课堂,微课视频可承担不同角色,可以将视频作为新课导入、核心概念(知识)讲解、过程演示、课程小结与拓展、课外任务布置、新课预习等。微课中的教学设计、教案、微课件可以作为学生课堂或课外学习的教学资源,而微课平台则为学生提供学习评价、师生交流互动的平台。
(三)微课引入课堂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不是独立的一个环节,在此我们将完整的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分析及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和课后评价学习三部分。微课作为一个半结构化、交互教学应用环境,它是由教学设计文档、教学资源(课件、案例、素材等)、视频、互动交流平台和学习评价系统组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在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中都可以引入微课,结合微课所提供的资源更好的实施课堂教学。
在此我们以高职高专任务驱动教学为例,提出将微课引入课堂的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微课引入课堂教学模式
1.课前分析及教学设计
课前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基础,课前分析包括:学情分析、教学任务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主要针对学习者即学生的特征进行分析,根据学习者的特点确定通过本次教学应具备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在确定了学习目标之后进行教学任务分析和教学内容分析,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应该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设计。微课平台的学习评价功能可以作为课前分析的依据。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将教学各要素优化的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在任务式驱动教学设计中可以将教学设计分成内容设计和过程设计。内容设计主要是课程内容结构设计,根据本次课程内容划分若干个子内容或知识点;过程设计主要是学习情境设计。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微课平台所提供的教学设计文档和教学资源是重要的参考资料。
2.课堂教学实施
课堂教学实施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能力本位的课程教学模式中,强调工作过程导向,突出学生能力目标。设计教学情境引入课程,给出本次课程任务,好的课程任务应以实际的职业活动、企业工作为背景,按照认识论的要求进行改造过的一件具体工作,任务情境尽可能是真实的,学生有兴趣的。
知识点讲解即对本次课程中的新知识点进行阐述和解释,该步骤也可以放在操练初步能力之后。学生能力是在反复的、由简到难的操练过程中获得,从完全模仿“照猫画猫”到提升模仿“照猫画虎”,直至深化提高“照猫画犬”,在反复操练过程中学生能力不断提高。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微课平台提供的教学资源尤其是视频可以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活力。
3.课后评价学习
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生可以在课外使用微课平台上教学资源中的巩固拓展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进一步提升能力。在练习过程中遇到难点时可参考教学课件、案例和教学视频等参考资料,或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平台获取解答。在学习结束后,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评价系统获得本次课程的学习评价。
四、结束语
微课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微课的种种优势使得它将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将微课引入课堂教学也存在一些困难,由于每个微课视频较短、内容有限,以致于在微课平台上知识是分散型的,而在复杂的教学情境中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技巧和知识,在引入微课过程中如何将多个知识进行串联、系统化是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此外,目前国内微课平台较少、发展不成熟,有些平台要收取一定费用等问题,使得微课的广泛应用受到阻力。交流与应用是微课平台建设的最终目的,因此建设更多更好的、非营利性的微课平台,微课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