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爱好者论坛教师俱乐部教学经验 → 正确的志向建立在自我认知之上


  共有2692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正确的志向建立在自我认知之上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xiaoking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6554 积分:63790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6/4/21 7:31:53
正确的志向建立在自我认知之上  发帖心情 Post By:2021/12/9 11:44:35 [只看该作者]

理想是人们的最高远最美好的追求目标,是每个人前进的方向和明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教导人们:“生活没有目标就像航海没有指南针。”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理想,那么,他就会像一片没有根基的浮云飘摇无定,就会像一棵没有将根须扎入厚土的小树,永远找不到自己的人生坐标和价值所在。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歌德也说过:“人生重要的事情就是确定一个伟大的目标,并决心实现它。”名言名句,可谓英雄所见略同。有志向的人,他的人生必然充满激情和活力,他的生活一定充实而快乐。因此,立志便是人生之首要大事,因为一个人的志向便可决定他的行动,进而影响他的成就以及对社会的作用。但是,一个人不管他拥有多么远大的理想,抱有多么坚定的信念,如果他的理想并不符合实际,志向没有基于现实需要,那么,这样的志向只能说是白日梦,最多不过是一个美丽的泡影而已。也就是说,在立志的时候,一定要先了解自己的特长和社会的需要,对个人给出一个科学的定位。正如方永刚说的:“人这一生要做点事,要扎扎实实地做点事。理想要高于当前的现实,但不能脱离现实,这是大家应该明白的道理。”

公元前535年的春秋末,齐国有一位著名的军事家叫孙子,他在自己的兵法典籍《孙子·谋攻篇》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意思是说,在军事纷争中,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失败;不了解敌人而只了解自己,争战中只能打个平手;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只有每战必败的份儿了。

在这里,孙子把“知己知彼”作为必胜的前提条件,如果做不到知己知彼,那么开战的结果则不言而喻了。这好比一个人立志一样,必须先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的客观需要,然后再树立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比较科学的远大理想。这种理想一旦树立,并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那么,自己的理想就有梦想成真的希望,才不会盲目地东奔西撞白白浪费自己的精力和时光,才能不让美好的理想成为遥不可及的空中楼阁甚至成为毁灭人生的命运之矛。

然而,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全面了解自己和社会,从而为自己树立科学合理的远大志向提供可靠依据呢?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知道,每个人的天赋、自身体质、人居环境等等方面是不尽相同的,甚至是千差万别的,由此决定人们的志向不应该雷同。否则,只能像许多争过独木桥的群体,必然有大量的人被无情地挤下水。在立志前应该先对自己做个正确剖析,看看自己擅长什么?适合充当什么角色?在自身方面有何优越?自己的条件,比如经济条件、人际关系、社会背景等方面是否具备实现理想的前提条件?如此等等。一个人对人生做长期规划并付诸行动之前,能这样对自己的具体情况做出客观理性的分析,行动起来就必然少走弯路,不会无谓地消耗自己有限的精力、时间和金钱。所有的努力都将产生最大的效益,美好的理想便在个人的不断进取中一步步逼近。

遗憾的是,总有那么多人在立志的过程中十分盲目。他们并不了解自身的基本情况和现实条件,人云亦云,人好我好,善于跟风,东撞西碰,好比拿斧子去砍石头,把钢针去上螺丝,结果往往是事事不如意,行行不顺心,一生只能在哀伤无奈中浑浑噩噩碌碌无为地度过,这样的徒劳和结局令人叹息。

但要全面认识自我也并非易事,特别是有的人受到自身阅历的局限,在分析问题上有欠全面,甚至是谬误的,在立志上就容易走入误区。例如,个别少年看了武打片之后,便萌生了学习武艺的想法,要学那江湖豪杰飞檐走壁劫富济贫等。结果没有好好地去读书,整天舞舞跳跳,耽误了自己的可贵光阴和美好前程,数年以后方恍然大悟,却悔之不及。因此,作为孩子的家长或老师,应该对青少年进行必要的正确引导,指导他们全面认识自己和树立切合实际的志向,以便使之扬长避短,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在优势,为将来的远大目标的实现提供决定性条件。

至于成年人在立志方面,由于阅历的丰富,他们的理想就趋于客观和理智。但理想本身就是一个相对遥远的目标,是一个探索式的过程,有很多情况和问题有待逐步认识和把握。所以,成年人在立志上,也有必要向成功人士和行家学习,借鉴大量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尽量避免盲目从事。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然,广纳别人的见解也不一定完全是好事,因此不可盲从,应在多种观点中理性地做出正确的取舍,这也是立志中最关键的一环。

论到树立志向,什么样的志向才是伟大的呢?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一位世界名人的座右铭中获得答案,那就是爱因斯坦的名言:“有些理想曾为我们引过道路,并不断给我新的勇气以欣然面对人生,那些理想就是——真、善、美。”陶铸同志在《崇高的理想》一文中指出:“理想是有社会性、阶级性的。一个人的理想,是为多数人的利益,为社会的进步,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也就是说,合乎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就是伟大的理想。”其实,中国古代有位叫孟子的仁人志士也说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从名人名言中,我们可以窥见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的奥妙,其对我们立志的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理想要符合个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是立志时必须解决好的重要问题。任何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志向只会得不偿失,最终玩火自焚。而一个造福人类的志向,必然在人类的历史轨迹中散发光亮,把一个人的价值和意义彰显得无比伟大。

 回到顶部